MILLER3456 发表于 2006-4-22 23:17:08

浅谈PE漆

一、不饱和聚酯漆的制造

用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产物称为聚酯。在1874年已用丙三醇与酒石酸相与作用制得聚酯树脂。聚酯的原料中含一定数量的不饱和二元酸(如顺丁烯二酸酐或反丁烯二酸),所得产物称为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的研究仅开始于1937年。
早期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用作涂料,在1940年以后,出现了聚酯玻璃钢(采用不饱和聚酯和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强度大,加工简单,故发展很快。

二、    饱和聚酯漆的辅助原料

a)引发剂
在不饱和聚酯漆中,引发聚合时最常用的是各种过氧化物和过氧化氢化合物,它们能够分解而生成自由基,促使聚酯交联固化。
b)促进剂
尽管在不饱和聚酯漆中引发聚合时采用多种过氧化物,它们能够分解而生成自由基。但是,实际所采用的过氧化物的分解,只有在升高温度的条件下才具有足够的速度,使不饱和聚酯树脂在短时间内完全固化。
c)颜料、染料及体质颜料
在聚酯树脂中,可使用很多种类的体质颜料(如:云母粉、滑石粉、石棉粉、沉淀硫酸钡等和各种型式的碳酸钙)、颜料(如:金红石型钛白、氧化铁、群青等)及染料(酸性或活性染料等),以取得生产上的特殊效果。
d)阻聚剂
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有双键的存在,它与单体的混合物不能长期存放,因在室温以及光和氧化物的作用下,混合物的粘度会逐渐增加而胶化。要防止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在混合物中加入阻聚剂。

三、    饱和聚酯漆的施工应用

a)不饱和聚酯漆在木器上的应用
1.    木器表面的准备:物体表面光亮不光亮,即光泽的强弱,都是由于光线反射的结果。
必须注意的是不同结构的木材应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纹理优美的木材表面,如花曲柳、樟木、花梨等,尽可能显示木材本身的特点,要让本纹充分透露出来,尽可能不着色。像管孔较大的木材,如水曲柳、麻栎、苦楝等,要想得到透明、平滑的表面,必须要消耗大量的填料来填补木材的管孔。此外,如果木器的整个表面都很均匀,应注意保留木材的天然颜色,如核桃木、香椿等;如果不十分均匀,最好涂饰成较深的色调。某些木材如色木、黄杨、桦木等的天然颜色,虽然比较浅淡,但柔和文雅的特点也应该保留。再有,一些普通木材的表面仿制成珍贵木材,如赤杨及榆木可以仿制成桃花心木,色木能够仿制花梨木,桦木能仿制桃花心木槿核桃木。
b)    不饱和聚酯漆的弊病及对策

                           — 1 —
表一不饱和聚酯漆的弊病、原因和对策,可供参考。
现   象    原       因    对      策
针   孔   

(1)    温度太低,或使用蜡的熔点太高,
迅速上浮结皮,阻止气泡泄出
(2)    引发剂量过多
(3)    加入蜡量过多
(4)    树脂中消泡剂的
效力消退
(5)    树脂贮存太久开
始稍增粘度
(6)    凝胶化太快
(7)    不含蜡的聚酯,硬化途中自表面
开始硬化而残留泡及针孔    (1)    升高涂布温度,或采用
低熔点的蜡,尤其在冬季加入引发剂太多而起泡,所以应降低加入量
(2)    降低至必需量
(3)    降低至必需量
(4)    补加少量的消泡剂
(5)    尽量用新鲜的树脂
(6)    检查是气温太高,还是树脂有问题
普通适当的凝胶化时间为:
刷涂:20-25 min
幕式淋涂30—35min
(7)减慢凝胶化时间,调节消泡剂,同时调节凝胶化时间
银纹底材与树脂剥离    (1)    底材与树脂的温差太大,底材太冷
(2)    引发剂,促进剂混合不匀
(3)    引发剂,促进剂用量太多    (1)    底材加温,比树脂高2—3℃
(2)    充分搅匀
(3)    减少用量
打 磨 性 差    (1)    温度太低,未完全全固化
(2)    温度太高,蜡不上浮
(3)    促进剂(粘)用量太多
(4)    并用软树脂太多    (1)    升温,避免15℃以下固化,如必需低温固化,则加胺系促进剂
(2)    温度保持38℃以下
(3)    促进剂量引发剂量的比例要恰当
(4)    软树脂用量限在15%以下
桔   皮    (1)    硬化时温度太高,使凝胶化太快,形成蜡浮斑
(2)    底材温度比树脂低,固化是从树脂表面开始
(3)    局部快速形成凝胶
(4)    蜡的量太少,其熔点太低
(5)    无蜡气干型聚酯漆,因苯乙烯挥发影响加聚反应引起
(6)    湿漆膜上有强气流    (1)    温度限在35℃以下,最好在30℃以下,并减少引发剂,促进剂量
(2)    将底材升温
(3)    引发剂,促进剂搅匀
(4)    高温施工时用了冬季型树脂引起的应调换树脂
(5)    加入表面平滑助剂
(6)    避开强气流,静置
缩   孔    (1)    消泡剂不适当,或用量过多
(2)    混入尘埃成为缩孔核心
(3)    对底材润湿不足(或含水)    (1)    调节消泡剂
(2)    室中应减少尘埃
(3)    调节助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PE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