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umingsheng

海上风电:叶片究竟会变多大?7.5MW,10MW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4 16: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马上就到极限了,如果材料与设计没有质的突破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iamshaka于2009-06-24 04:17 PM发表的  :
碳纤维没那么容易用上的 [s:1] ,目前大部分碳纤维的原料聚丙烯晴纤维价格已经是国内的王牌玻璃纤维价格的几倍了,而且碳纤维制造过程能耗特高,产品价格是玻璃纤维的十几倍到二十几倍,估计只有超大的叶片主要承载部分可以用,例如主梁,当然碳玻混编更好了。

The largest blade made to date measures 61.5m/202 ft and weighs 17,770 kg (39,176 lb), with a rotor diameter of 126m/413.4 ft and overall rotor weight of ~54,600 kg (about 120,320 lb). If we apply some scaling principles and assume that additional technology advances will make such an undertaking economically attractive, an 85m to 95m (278.9-ft to 311.7-ft) blade for an 8- to 10-MW system would weigh, at a minimum, 37,000 kg (81,550 lb) [s:1]

在航空业和其他行业对碳纤的需求增大之前(几年前),碳纤的价格并未像现在的这么高,而且很多都不赚钱。

在最近这些年了,特别是航空业对碳纤的需求增大,主要是碳纤复材在次级和主要结构件上的大量应用,几大碳纤厂家满足这两大航空公司需求都够呛。

然后导致价格急剧上升。

不过,过去这几年,各个产商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 估计就在这几年产能将形成并将释放出来。

同时像TORAY,ZOLTK等都开始大规模的为民用提供48K,60K的大丝束碳纤,加上ZOLTEK,SGL这些产商力推碳纤在民用,特别是风能的应用,

估计价格很快下滑,价格很快会跌入可以接受的范围。


在加上采用碳纤带来的采用的节省,又是另一推动力。


另一方面, 传统玻纤/环氧已经逼近极限,处于大叶片的刚性驱动设计的需求,采用碳纤也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碳纤在超大型叶片 spar cap 上的大规模应用估计很快就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目前而言还没有突波质的飞跃
做10mw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
材料的选择,品质的控制,使用寿命
都是比较大的问题
谈何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玻璃钢复合材料商城|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FRP玻璃钢复合材料论坛 蜀ICP备10204395号-1

GMT+8, 2024-6-17 19:51 , Processed in 1.130890 second(s), 18 queries .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