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caco3

我配的料大家看是否可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单位搞错,应该是0.65CM。现在的配料为:1公斤树脂+12ml固化剂,基本上问题不大。一次最多糊三层,第一层用300的短切毡,300是否厚了点?因为制品气泡不少,也许工人的水平也是个问题,请各位兄弟发表一下见解。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5 1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促进剂和固化剂的加入与树脂的活性、促进剂引发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有直接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1 1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逐步聚合型树脂,道理是:引发剂大约需要80℃引发温度,所以需要促进剂常温引发引发剂,由引发剂再引发树脂分子。树脂分子继续引发,下面的分子。最后链终止。促进剂多少决定起始引发剂引发速率,固化剂多少决树脂起始引发速率当然与链终止使得数均分子量也有点关系。所以根据你的需要在原则内调整使用量不会引起很严重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2 1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边听涛 先生  水平很高  你是做游艇的吗 没准我会认识你啊 。有问题可能会象您请教<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5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洋洋得意2004/05/06 1005am 发表的内容:<br>我们行业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人啊!今年上海展览会大家聚聚,热闹热闹?<br>
<br>有机会是应该在上海聚聚啊! [em05]: <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0 15: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soundsee2003/12/31 11:43am 发表的内容:<br>那当然,如果制品太厚,加那么多的固化剂,不烧昏才怪呢!!我做过一个13mm厚的产品,里层的固化剂只加了0.5%,最外层才敢加大一点。<br>
<br>赞同,严格来说,厚品用量最好逐层递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9 1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促进剂含量高会影响胶衣的颜色。固化剂含量不能超过2%。</P><>出现流胶现象可能是因为胶衣触变太低或胶衣层太厚,在则就是喷枪压力太大。</P><>科美特谷孝明 </P><>0519-2864666</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31 2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大家都没说到固化剂和促进剂有效成份的含量多少的问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8 16: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化剂不能少加,一般在就在百分之一到二之间</P><>调节用促进剂比较好</P><>对性能的影响比较小一点</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4 1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商品化的引发剂的有效成分主要指的是活性氧,一般是引发剂的8%左右,在手糊、RTM、喷射等常温成型玻璃钢中使用量一般从0.5%~4%,这需要根据树脂的活性以及使用的环境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玻璃钢复合材料商城|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FRP玻璃钢复合材料论坛 蜀ICP备10204395号-1

GMT+8, 2024-6-16 19:15 , Processed in 1.101146 second(s), 16 queries .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